最新消息

111年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講座、傑出學者暨學術勵進獎頒贈典禮

  為提升本院各類工程領域水準,分別與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詮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四維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置宗倬章先生講座、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斌彥先生講座及振鋒傑出學者;另為鼓勵現職專任教師精進學術生涯成就,並設立學術勵進獎;台灣高科技廠房設施協會亦設置高科技廠房工程講座,以鼓勵該院教授引導高科技廠房相關工程之研發方向與應用。前述各獎項於111年11月23日於本院國際演講廳舉行年度頒贈典禮。

  本次講座獲獎教授共有機械系陳亮嘉(宗倬章先生講座)、土木系黃世建(宗倬章先生講座)、化工系吳紀聖(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應力所李世光(斌彥先生講座)及土木系張陸滿(台灣高科技廠房設施協會之高科技廠房工程講座)等5位,每位分別獲頒獎金新臺幣(以下同)六十萬元及獎牌一面;振鋒傑出學者獲獎者材料系林新智教授除獲頒獎牌一面外,二年任期內每年並可獲得獎金三十萬元;學術勵進獎則有土木系韓仁毓、土木系廖文正、機械系呂明璋(志聖傑出學者)、化工系游佳欣(志聖傑出學者)、化工系康敦彥(迅得傑出學者)、材料系陳敏璋(均豪傑出學者)、材料系劉振良、環工所林逸彬、環工所蕭大智、應力所陳建彰(均華傑出學者)及高分子所賴育英等11位教師獲獎,每位得獎者分別獲頒十五萬元至三十萬元不等之獎金及獎牌一面。

  典禮現場共邀請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宗緒順董事長、詮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黃河清董事長、四維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楊慧玲董事長、台灣高科技廠房設施協會林育業理事長、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林衢江總經理、志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梁茂生董事長、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陳政興董事長、均華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梁又文董事長、材料系王文雄名譽教授及琅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黃河東董事長蒞臨頒獎,迅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和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未克出席,由工學院陳文章院長代為頒獎,以嘉勉獲獎教師於學術研究及產學合作領域的優異表現。


宗倬章先生講座教授簡介─機械系 陳亮嘉

  陳亮嘉教授2000年獲得澳洲南澳大利大學機械製造博士學位,出國留學前曾任職於台灣核能研究所,研發自動化超音波非破壞檢測與設備技術,歸國前曾任職於澳洲CLIPSAL電子公司四年專任研發工程師,從事精密製造科技與製程自動化之研發工作。返國後先服務於臺北科技大學自動化科技研究所,於2008獲聘為特聘教授,從事光學精密量測、自動化光學量測(AOI)與智慧製造相關之研究與教學工作。從2011年後轉校服務於臺灣大學機械系,有機會擴展自動化光學檢測(AOI)科技之研發與人才培育,目前在國際上擔任ISO TC14 Board member、國際量測技術委員會之Board member、亞洲精密工程學會之 Board member、以及多項重要國際期刊之編審,在國內同時擔任自動光學檢測設備聯盟(AOIEA)之執行委員及兼任副會長、中華民國自動化科技學會理事、中華民國計量工程學會理事、以及台灣精密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曾獲得兩次科技部傑出獎(2015 & 2020)、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台灣精密工程論文金質獎、科技部傑出技術轉移將、以及三次經濟部發明金銀獎,迄今已發表國際期刊論文一百多篇、國際會議論文238篇、教科書以及Book Chapters 數冊,同時擁有在精密光學量測國內外發明專利50多項之智財權。

  陳教授學成歸國後20幾年來持續不斷深耕於AOI技術的創新與研發、智財權佈局與人才培育工作上,除積極研創本國產業面對國際激烈競爭所需的創新光學檢測技術與系統外,近期更建立並經營臺大先進AOI設備技術聯盟,有效整合國內北中南數所指標性大學的AOI教授團隊,透過緊密的產學合作來強化本國技術人才的培育以及研發具突破性線上技術與系統,研發團隊已成功為國內精密設備產業,研發出多項創新性自動化光學量測(AOI)技術與關鍵光機模組,並發展多項關鍵發明專利,研發出貼合於國內半導體、平面顯示器與PCB 封裝製程所需的技術成果,有效輔導與協助我國多家指標型光學檢測設備廠商進入列強環伺的國際市場,並展現國內堅強的競爭實力,在國際上已成功嶄露頭角與光芒,其中合作廠商德律科技、油田新技兩家公司已成功名列AOI設備商世界前十五大行列,對國內經濟之永續發展帶來重要且豐碩的經濟成果。對於由一般低毛利之代工生產轉換至高毛率之精密設備產業、促進高端人才有效職涯發展、提升產業經濟效益,及對臺灣環境永續發展等方面,作出具體的產業貢獻。


宗倬章先生講座教授簡介─土木系 黃世建

  黃世建畢業於本校土木工程學系,兵役後負笈赴美,1982年於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獲得土木工程碩士學位。1982-1984年於台灣中興工程顧問社擔任結構工程師,之後再赴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於1989年取得土木工程博士學位。學成後先於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營建工程學系擔任副教授;2006年秋天起回本校土木工程學系服務。

  黃世建學術領域專長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力學,鑒於臺灣地處太平洋地震帶,長年累月承受地震之災害,故而從事鋼筋混凝土結構之耐震設計、評估與補強的研究。基於臺灣老舊鋼筋混凝土建築有易受剪力破壞之特性,故選定研究題目為鋼筋混凝土構材剪力破壞行為,出版期刊論文已達百餘篇,此為臺灣鋼筋混凝土建築耐震評估工作,提供部分之理論基礎。黃世建亦曾任職於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於其間曾主持「老舊校舍耐震補強專案」辦公室,以協助教育部推動「全國公立高中職以下老舊校舍之耐震評估與補強」計畫。校舍計畫自2009年啟動並於2022年結案,計有14年之執行期,預算編列達1,284億元。以工程提升耐震能力之校舍達9,550棟,其占全國公立高中職以下校舍總數27,227棟之35%。此35%之耐震補強鋪設比率,其應可有效避免校舍在震時出現倒塌之情況。而計畫執行期間的美濃地震(2016)與花蓮地震(2018),均驗證臺灣老舊校舍耐震補強極具成效,黃世建的研究成果對此確有貢獻。

  黃世建曾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00、2002),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優良教師獎(2009),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2009~),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2011),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工程獎章(2018),中華民國地震工程學會傑出貢獻獎(2021),並多次獲得學會的論文獎章。黃世建長年投入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之編修,他曾主導台灣現行鋼筋混凝土設計規範(2011版)之編修。並於2008至2014年擔任美國混凝土學會建築設計規範之編修委員,其為亞洲唯一的國際代表,參與修訂國際通用之ACI 318-11版與ACI 318-14版鋼筋混凝土建築設計規範。

 


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教授簡介─化工系 吳紀聖

  吳紀聖畢業於臺大化工系,1988年取得美國匹茲堡大學化工系博士,隨即任職美國鋁業公司(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Alcoa)擔任資深研究工程師,從事陶瓷膜反應器在高溫脫氫反應的研究。1994年回臺大化工系任教至今,任職期間擔任過化工系主任和副主任。目前擔任國際SCI期刊Catalysis Communications主編,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編輯委員,曾任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 編輯委員,Catalysis Today 客座編輯等。目前擔任台灣光觸媒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觸媒學會和台灣化工學會常務理事,曾任台灣氫能及燃料電池學會監事,歷任考試院典試、命題及閱卷委員。在國際組織,2018年至今擔任Asia-Pacific Association of Catalysis Societies (APACS)台灣會員代表。

  一生的職志致力於光觸媒、反應工程及溫室氣體減量等領域之教學及研究,聚焦在CO2溫室氣體減量技術並發展光催化水分解生產綠氫能,研發光觸媒轉換太陽光能生成永續的再生能源,探索基礎光催化機理與光反應器設計和應用,開發全球首見的新型雙胞光反應器,達到水分解產氫並同時分離氧,免除後續分離氫/氧混合氣程序和費用,大幅提升光量子效率。長期執行多項產學合作研發計畫,包含發展蜂巢式觸媒消除餐廳油煙臭味,維護都市居民的健康;協助台灣中油製備低溫高效脫硝蜂巢式觸媒,消除燃燒尾氣空氣污染降低PM2.5。曾擔任粉粒體與多孔材料產學聯盟主持人,促進國內化學產業。協助國內化工產業提昇技術能力,成效卓著。研究成果倍受國際重視,迄今有荷蘭、英國、比利時、捷克、越南和斯洛維尼亞等大學以及歐盟M-ERA,透過科技部正式合作計畫交流研究。吳教授學術生涯中指導超過90位碩博士生,4位在國內大學任教。

  學術方面獲聘臺大特聘教授,臺大工學院斌彥先生紀念講座教授,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臺灣大學研究績優教授,經濟部國家發明銀牌獎、第二屆國家創新獎-「跨界合作創新傑出獎」,台灣化工學會學會化工技術獎和賴再得教授獎、台慶文教基金會傑出工程科技人員獎、行政院三等服務獎章和臺大研究成就獎。屢受國際重要學術會議邀請進行演講,如著名的Gorden Research Conference USA。獲國內外專利10餘項,迄今發表SCI期刊論文147篇以上,H-index 51,總引用8000次以上,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54.8次。


斌彥先生講座教授簡介─應力所 李世光

  李世光教授為臺大土木系學士、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與博士,主修理論與應用力學,副修物理。李教授在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時所發明的模態感應子與致動器,為柔性結構控制上模態溢出(modal spillover)問題得以解決的重要關鍵,該成果是自1981年以來,全球航太、衛星與柔性結構(flexible structure)機器人等柔性結構控制領域上的重要里程碑。當時康乃爾大學以李教授的博士論文成果申請了全球專利,也是引領李教授日後研究生涯大量創新發明的起點。

  李教授取得博士學位後,前往位於美國矽谷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愛曼登研究中心(Almaden Research Center)擔任研究員,從事包括磁碟機、光電系統、量測系統及壓電系統等的跨領域研發工作,在「降低因溫度引起IBM 0661硬式磁碟機(3.5吋,320MB)軌道誤差」之技術有重大貢獻,於1991年2月榮獲IBM傑出科技獎(IBM Outstanding 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是項產品當年為IBM賺進20億美金的營業額。李教授在IBM任職的七年期間,所發明及取得專利的多項研究成果包括:磁碟製造的滑行測試技術、雷射光學尺、奈米飛行高度量測系統、壓電應變率計、及可運用在可攜式儲存裝置的衝擊預警加速感測器等,更曾兩度獲得IBM發明成就獎(IBM Invention Achievement Award)。

  李教授1994年受邀返回臺灣,執教於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迄今,其研究專長及興趣主要在跨領域及系統整合之範疇。共同創立臺大奈米生醫微機電研究群,以「我國無用之科技不作(Be vital to Taiwan!)」及「無基本學術價值之研究不作(Be famous for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一個世界級研究團隊不能沒有擔當社會責任之體認」為研究團隊的座右銘,積極推動基礎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李教授在臺大的多項傑出研究成果,使得他成為國際知名的柔性結構控制、衝擊感測、感測器發展等領域的專家。由於李教授的研究專長及興趣主要在整合力學、光電、電子學、半導體、機械、及系統整合等各科技領域的知識,再加上李教授積極率領研究團隊與產業合作,研發包括高精準雷射都卜勒干涉儀、雷射編碼器、積分球橢偏儀、薄殼式分佈式壓電感應子及致動器、點矩陣刻板機、繞射式光學元件/系統、雷射直寫儀、電漿微影系統等多項成果,經臺大技術移轉給國內廠商,其中「台大抗煞一號」和工研院在台北花博會展中膾炙人口的「紙喇叭」,廣為一般民眾所熟知。李教授的學術研究成果包含國際期刊論文160多篇、研討會論文300多篇、其他著作及報告140多篇;中華民國專利發表117項、美國專利發表98項、其他國家專利發表11項;臺大實收的技轉金額超過新臺幣1,000萬元。

  李教授曾獲得多項國際獎項及國內榮譽,包括國立臺灣大學110、109、95學年度(2022、2021、2007年)教學優良教師、2021年獲選為史丹佛大學「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同時進入「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2020)」和「2020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2021年臺大工學院院務發展貢獻獎、2020年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士、2019年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獎章、2019年自動化科技工程獎章、2018年宗倬章先生講座、2013年國家發明創作獎發明獎金牌、2012年第26屆日本東京世界創新天才大會暨發明展金賞、2012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基礎科學-數理類)、2010年至2012年連續三年榮獲SEMI Taiwan產業貢獻獎、第十五屆東元獎(機械/材料/能源領域)、2007年TWAS Prize in Engineering Sciences、2006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會士之榮譽、2004年和2012年兩度獲得國科會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2002年國立臺灣大學90學年度教學傑出獎、第一屆有庠科技講座(奈米科技類)、2001年英國物理學會會士(Institute of Physics Fellow)之榮譽等。


台灣高科技廠房設施協會之高科技廠房工程講座教授簡介─土木系 張陸滿

  張陸滿名譽教授在1971年畢業於成功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於1974年到1977年期間,服務於工業技術研究院,負責該院在新竹縣竹東鎮頭重埔中興院區之規劃監造,並協助昔時的電子研究中心,設計建造了臺灣第一座積體電路示範工廠 (Integrated Circuit Demonstration Plant) ,此間,並於1976年獲工研院派遣到美國RCA,參觀學習該公司在美國各地半導體廠之技術。

  示範工廠於1977年完成建造後,他即赴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深造,並取得營建工程及計畫管理碩博士學位。於1983至1985年間,張教授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 at Gainesville)的建築學院營建系任教。從1986年起,轉到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 at West Lafayette) 之土木工程系營建工程管理組任教。

  在2006年秋季班受邀返臺,到臺大土木系繼續從事營建工程與管理的教學研究。返臺之初,跟大家有目共睹:高科技半導體製造技術及其相關產業在臺灣的大幅發展,不僅促使臺灣其他產業技術升級,對臺灣經濟發展俱有深遠的影響。但,要推進臺灣高科技半導體製程技術,廠房設施是高科技製造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要製造必先有廠房設施,同理,要提昇製程技術,也必先著手研究發展,而相輔的廠房設施研發亦不可等閒視之,更應未雨綢繆積極配合,加速研發。

  此議幸蒙獲土木系同仁之共視,並大力支持,於2007年成立「高科技廠房設施研究中心」,希望透過此中心的研究發現、教育學習和產業服務,來提升高科技半導體廠房設施的關鍵技術及嘗試將土木工程,並借此和臺灣高科技產業連結起來。之後,更獲校內外多位同仁之協助參與,陸續開授高科技廠房設施營建管理(High-Tech Facilit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高科技廠房設施設計(High-Tech Facility Design)、高科技廠務系統設計實驗(High-Tech Facility System Design Laboratory) 新課程。

  最近,因應高科技廠房設施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與人才長期之需求,張教授更偕同臺灣大學工學院多位優良教師,率先提出,創立「高科技廠房設施領域專長」跨院系所學程,以培養具有在此領域專業知識之臺大優秀人才投入高科技半導體廠房設施產業,此學程業已獲臺大校教評會通過,並將於2022年秋季班開辦。

  此外,在產業界,也透過產學合作,不遺餘力,作育英才。2018年起,擔任「提升台積電廠務永續工程管理技術」的計畫主持人,每學期13週開導25位台積電學員,透過腦力激盪,共同提升高科技廠房設施技術,迄今已培育出200位優秀的台積電半導體廠廠務領導人才,遍佈世界各地,參與及督導先進半導體廠之規劃、設計、興建、營運和管理等等。

  張教授新近的研究興趣是在低於3奈米半導體晶圓製造中,廠房設施所需的振動減降(微振動和電磁干擾)和污染監控之關鍵技術、運用3D廠房資訊模擬來規劃與管控工程專案時程 (4D)以及運用人工智慧(AI)改進營建生產力。目前張名譽教授仍擔任臺大土木系高科技廠房設施研究中心主任暨兼任教授,並在臺大「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主持永續發展相關之專案研究計晝。張教授的學術生涯,迄今發表過超過270篇的論文,接受超過210場以上國內外邀請的專題演講,完成了21名博士生和75名碩士生的論文指導,並與其他專家學者共擁有過23項技術專利(目前仍在維護保有12項技術專利)。


振鋒傑出學者教授簡介─材料系 林新智

  林新智教授,民國74年畢業於本校機械系,民國78、81年獲得本校材料所碩士及博士學位。畢業後到逢甲材料系任教,民國84年通過教育部公費留學考試,前往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進行訪問研究一年,返國後曾擔任逢甲大學理學院秘書及材料系系主任等職務,民國93年回到本校材料系任教,並於民國105年擔任材料系系主任。博士畢業後迄今教學研究30年,教授金屬材料、金屬熱處理等課程,科研主題以金屬材料為專長領域,迄今已發表SCI期刊論文一百七十篇,EI/國內期刊論文五十三篇,研討會論文200餘篇。林教授亦積極參與材料界各相關學會之服務工作,多次擔綱主辦或協辦國內外學術研討會及兩岸學術論壇,目前擔任國際材料加工物理和數值模擬聯盟理事、中國材料科學學會監事、台灣金屬熱處理學會常務理事、台灣顯微鏡學會理事等。

  林教授具有機械與材料之雙重學習背景,主要研究專長為金屬材料之製程技術、表面改質與性能分析,包括鋼鐵材料、輕質金屬、金屬基複合材料、記憶合金、儲氫合金、金屬熱處理、表面技術等。除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外,林教授亦與俄羅斯烏法國立航空技術大學、日本熊本大學等機構進行國際合作,並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進行產學合作,包括振鋒公司、中鋼公司、華新麗華公司等之產學合作計畫。林教授近年主要專注於高強韌合金鋼與麻田散鐵不銹鋼、輕量化合金及金屬表面改質等,茲將其研究領域簡述如下:

  在高強韌合金鋼與麻田散鐵不銹鋼方面,結合振鋒、中鋼、臺大等研發團隊,藉由合金設計,調整鎳鉻鉬鋼之合金成分,並微量添加鈮、釩、硼等元素,成功地將應用於吊鉤主產品之80級鎳鉻鉬合金鋼提昇至100級,目前更朝向120級合金鋼材開發。另與中鋼團隊合作進行「次世代超高強度海洋用鋼」之研究,以熱機控制軋延製程搭配先進之直接水淬技術研發生產超高強度海洋用鋼,為我國最高品級之海洋結構用鋼,未來將應用於海洋工作平台與離岸風機等重要工程。另亦進行超高強度麻田散鐵鋼之氫致破壞研究,建立先進超高強度鋼與耐磨鋼之優選合金成分與熱處理程序,建立氫致破壞之評估方法。配合華新麗華公司擴展不銹鋼自攻螺絲市場之目標,針對WLS550不銹鋼材及自攻螺絲產品進行研發,藉由不銹鋼材最佳化調質熱處理及滲氮技術之建立,使WLS550不銹鋼自攻螺絲具有優異的鑽孔性及抗腐蝕性質,使其達到符合高階產品之應用特性標準。

  在輕量化合金與金屬表面改質方面,研發團隊藉由鎂、鋰成分設計,使其產生雙相結構而獲致高展延衝壓性,並藉由微量元素添加與時效析出機制,大幅提高其機械強度。超輕型鎂鋰合金具備高比強度、高內耗、高電磁屏蔽等特性,其比重與工程塑膠相仿,又具有高導電導熱特性,相當適用於輕量化結構件,目前已成功應用於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3C產品之外殼。鎂合金之化學性質活潑,在大氣中極易腐蝕,研發團隊近年開發鎂合金之微弧氧化表面處理技術,搭配適當之電解液與電參數,於鎂合金表面產生優質氧化膜層,可高度提升其耐腐蝕與耐磨耗性質。研發團隊所開發之微弧氧化技術已移轉給相關產業,進行鎂合金筆電外殼之表面防護,並已實際量產販售。研發團隊應用差速輥壓、等徑轉角擠壓、高能量球磨等製程技術,開發高儲氫量鎂鋅鋯碳系儲氫合金,其符合國際能源協會所提出之儲氫標準,即應用於移動式儲氫系統之循環吸放氫量>5wt%,且其吸放氫速率快,適於汽機車與便攜式固態氫供氫系統之使用。配合鎂鋅鋯碳系儲氫合金之應用條件,研發團隊所開發之輕量高導熱儲放氫罐已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審定核准發明專利。廣泛應用於半導體製程的原子層沉積鍍膜技術,具有三維高包覆度及精準控制薄膜厚度與均勻度等特點,林教授團隊應用原子層沉積技術於生物可降解Mg-Ca合金骨科植體表面製備奈米氧化物薄膜,藉以高度提升其腐蝕防護特性而可大幅減緩與精準控制骨科植體之降解速率,進而提高病患之骨骼重建效能與醫療品質。林教授未來將繼續致力於各種高性能金屬材料之製程技術與表面防護等相關研究,結合國內金屬產業,創新研發優質產品及建立關鍵製程技術,並持續推進應用於機械、資通訊、生醫、綠能等領域。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土木系 韓仁毓

  韓仁毓教授畢業於本校土木工程學系大學部及碩士班大地工程乙組(測量及空間資訊組前身),並於2006年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博士學位。畢業後在美國國家大地測量局(National Geodetic Survey)資助下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自2007年起韓教授返國並於本校服務、2011年升等副教授、2015年升等為教授。於2016年至2019年期間曾兼任土木系副主任,目前則兼任國震中心與臺大土木系合設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副主任。除此之外,韓教授自2014年起擔任美國ASCE Journal of Surveying Engineering副主編迄今,為此歷史悠久之國際知名學術期刊首位非歐美地區成員,也突顯我國在此領域之研究水準受到國際學術界之肯定。韓教授同時擔任國內外多家學術期刊編輯委員以及超過卅家期刊之審查委員,並積極參與國際學術社群活動。

  韓教授之學術專長為衛星測量與誤差理論,其研究主軸為發展創新基礎理論並將之與實務工作結合,以期具體貢獻於空間資訊領域之發展。近年韓教授之研究課題主要於二大方向,首先為結合新世代感測技術及人工智慧分析技術,建立具有高效率、高精準度之時空資訊分析與設施自動化監、檢測技術。在此課題中韓教授及其團隊發展出基於雷達干涉遙測InSAR與多維度時空環境因子之坡地穩定度分析技術,並透過機器學習建立快速且精準的邊坡安全評估方案。此項技術不僅在學術上為首創,並已實際應用於臺灣各處邊坡監測任務中。此外,韓教授團隊亦發展結合無人飛行載具以及人工智慧影像分析技術之自動化大範圍設施巡檢技術,此技術解決了我國因少子化與產業轉型所產生的人力短缺問題,提供大範圍國家基礎建設或產業設施安全巡檢之智慧化方案。

  韓教授另一個主要研究課題為高細緻之太陽光電分析,其團隊結合三維空間資訊分析技術、高解析數值地表以及建物資訊模型,並引入長年逐時氣象資料,建立全球最細緻之太陽能光電潛力分析技術。此外,透過衛星遙測技術,發展我國在地化高解析度太陽輻射模型,並結合建物形式與座落,建構近零耗能建物(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之評估方案,為綠能發展與零碳排永續社會發展提供科學化分析的技術基礎。這些成果除陸續發表於國際綠色能源與環境永續之頂尖期刊如Solar Energy、Renewable Energy以及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等之外,並於2021年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之肯定。

  除上述成果外,韓教授曾獲Stevan J. Kristof Remote Sensing Award(首位亞洲獲獎者)、ASCE 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首位測量領域獲獎者)、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中國工程師學會石延平教授論文獎(首位測量領域獲獎者)、中國測量工程學會學術論文特優獎、臺灣水利出版委員會優秀論文獎、本校教學優良獎、本校傑出土木校友獎、科技部工程司產學計畫成果發表特優獎以及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合作計畫成果優良獎等之肯定。而韓教授所指導的學生,亦多次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獲得論文獎,未來韓教授也將持續以培育我國新世代之空間資訊專業優秀人才為目標。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土木系 廖文正

  廖文正教授現為本校土木工程學系教授,他分別在2000年及2004年於臺大土木系獲得學士及碩士學位,並在2010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博士後,旋即回臺大任教服務;廖教授這些年在教學、研究及服務表現裴然,教學上除了2013~2017連續五年獲得教學優良奬外,並在2018年榮獲教學傑出獎肯定;廖教授也是臺大2019~2022連續四屆年度績優教師,更在2022年獲頒中國工程師學會最高榮譽[詹天佑論文獎章];廖教授在校內熱心付出、積極服務,現為台大副總務長。

  廖文正教授研究主要在研發新世代高性能混凝土,並將其應用於耐震結構設計中;新世代高性能混凝土優異的剪力強度及損傷容限,能大幅甚至完全移除構件內之橫向鋼筋,相關研究也在實尺寸梁柱接頭、底層柱及剪力牆等大型結構實驗獲得印證。廖教授現在也是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物組召集人及兼任研究員,持續結合產、官、學、研各界地震工程研發能量,提昇精進台灣耐震設計技術與品質。

  除了研發新進混凝土材料外,廖教授也專注在混凝土彈性模數及長期變形行為。從以往研究發現,臺灣相較於美國的混凝土彈性模數有明顯偏低的趨勢,廖教授蒐集臺灣學術機構及現地試驗資料,提出臺灣混凝土彈性模數建議公式,此式也成為內政部營建署將頒佈之新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中正式規範公式。針對混凝土複雜的收縮潛變長期變形行為,廖教授整合美國、日本與臺灣混凝土收縮與潛變資料庫,建置世界首見的收縮潛變雲端即時分析資料庫「Shrinkage and Creep Database in Taiwan,SCDT」,除了資料量最多最齊全外,也供世界各國學者進行線上即時資料庫分析,並且持續接收各國匯入之試驗資料,進行資料庫的更新,扮演全世界收縮與潛變資料中樞角色。

  廖教授除了科技部計畫外,近年也持續參與臺大核心研究群計畫,除了已執行近五年的[先進地震減災技術研究]計畫外,今年也參與[碳中和主題式計畫],在[擘劃邁向碳中和的基礎設施;以建構永續臺大校園為例]總計畫下進行可充電混凝土電池之可行性實驗研究,聚焦低碳轉型及儲能減碳,除促進校內社會責任與永續校園規劃外,也將持續在相關尖端重要領域保持領導地位。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機械系 呂明璋(志聖傑出學者)

  呂明璋教授於2010 年獲得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在就讀加州柏克萊大學之前,他曾於 2002 至 2006 年在工業技術研究所工作,他於 2010 至 2019 年任職於國立交通大學,於 2019 年 8 月加入國立臺灣大學,他目前是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系的教授,他並擔任台灣熱質傳學會主席,與台灣熱電學會常務監事,呂明璋教授於2015年獲得中華民國力學學會年輕力學學者獎及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於2021年獲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IAAM)的科學家獎(Scientist Medal),他且於 2021年獲核科技部工程科技中堅躍升研究計畫,他的研究研究著重在應用微/奈米結構增強熱能傳輸,研究領域涉及熱傳、化學、材料、和物理等不同學科,他近年研究主題分為五大面向: (1)以微奈米結構增強相變熱傳、(2)以微奈米結構抗垢、(3)探討奈米線熱傳性質、(4)應用還原氧化石墨稀薄膜於電子散熱、以及(5)應用微奈米晶體增強太陽熱能儲存等,他近年研究成果陸續被刊登於國際頂尖知名期刊上,如Joule、ACS Nano、Nano Energy、及Small等,呂明璋教授為相變熱傳研究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他於2009年發表於Nano Letters的應用奈米線陣列增強沸騰熱傳的文章已被引用超過700次(Google Scholar),他近年來也多次受邀於國際研討會/工作坊擔任Keynote Speaker如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Fluid, Thermal, and Energy Systems、4th International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onference、及Virtual Online Workshop about Sino-Japan-UK Frontiers in Phase Change Heat Transfe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Energy等,呂明璋教授亦擔任Processes 與Smart Science等國際期刊編輯委員(Editorial board member),他與許多不同領域的國內外知名學者合作,持續追求跨領域之世界頂尖研究成果。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化工系 游佳欣(志聖傑出學者)

  游佳欣博士於2008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與舊金山分校之生物獲得醫學工程博士,隨後進入舊金山醫學院再生醫學中心作博士後研究並於2010年回到母系臺大化工系任教至今。游博士的探討重點在尋求與致力改善生醫材料之研究來模擬細胞外間質;並利用其特性應用於組織與幹細胞之材料工程。良好的生醫材料,除了將細胞固定在患部之外,也模擬生理環境中的細胞外間質使植入的細胞能夠與組織互相作用,以發揮治療跟再生的效果。游博是利用不同交聯之機制並化學修飾高分子材料,能將水凝膠包覆細胞球並送到受損的部位,在該部位提供適當的生長與分化環境,結合基礎研究到動物實驗加速臨床應用。(Acta biomaterialia 2018,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9 (Feature article),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2020, Biomaterials Science 2017)。游博士實驗團隊研發能夠利用生物體內所產生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來設計仿生理結構之組織工程物質。該團隊研發出以頭髮角蛋白質為基底的水凝膠,角蛋白不但來源豐富取得容易,從人髮萃取的角蛋白因其含有促進細胞附著、止血和自組裝特性的胜肽序列使其在組織工程的應用中作為支架的潛在用途逐漸受到重視,游博士團隊已在角蛋白生物質領域發表多篇國際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Biomacromolecules, 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等),並獲得中華民國專利,美國專利申請中。產業應用上,以頭髮角蛋白為基礎之天然物質具有促進皮膚傷口癒合之功能並具有能針對慢性疾病糖尿病傷口患者所能使用之水凝膠敷料有極大潛力。角蛋白止血之功能亦可開發為新型之蛋白質止血劑。

  團隊研發之結果亦獲選SPARK台灣生醫與醫材轉譯加值人才培訓計畫,並在2021年入選未來科技展,獲得綠點子發明競賽金牌,國際創新發明競賽金牌,期許能將實驗室多年研究成果進行創新技術價值化及研發成果商品化。游博士致力於運用紮實的理化基礎了解生理現象,組織工程與幹細胞之研究能促進再生醫學之未來發展,奈米醫學能提供更多功能性療法之可能性,而生物質永續利用概念解決醫學相關研究中難以解決的問題或瓶頸,以期能對臺灣在生物質開發對生技醫藥產業有所貢獻。

  游博士於2016年獲頒臺灣大學優良導師,2017年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計畫,2017國際再生醫學與生醫材年會ISOMRM 優秀年輕學者獎,近五年受邀於日本化學學會榮獲Lectureship,日本高分子學會,亞太生醫材料學會為keynote講者。2021獲邀在韓國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學會年會,2021 Spring Meeting of the European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與澳洲Mater Oceania 2021受邀擔任國際講者。並在2021年獲得生醫材料與藥物釋放學會(BCRS) 之優秀年輕學者獎,臺灣大學2021年度績優教師。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化工系 康敦彥(迅得傑出學者)

  康敦彥教授生於1981年,於2004年取得臺大化工系學士學位。在於臺大應力所完成碩士進修之後,赴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化工系攻讀博士,並於2012年拿到博士學位。康博士於該校化學系進行一年的博士後研究之後,在2013年返回臺大化工系擔任助理教授,並於2017年升等為副教授、2021年升等為教授。康教授研究專長為金屬有機骨架(MOF)、超微孔薄膜、薄膜氣體分離、薄膜碳捕捉技術。

  在任職臺大化工系期間,曾獲得IUMRS-ICA年輕學者獎(2014)、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計畫(2015-2018)、台灣化工學會學術勵進獎(2016)、臺大教學優良獎(六度獲獎:2016、2018、2019、2020、2021、2022)、臺大化工系優良導師獎(2018)、臺大優良導師獎(2019)、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計畫、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20)與日本化工學會(SCEJ)傑出亞洲研究員獎(2020)、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之年輕學者創新獎(2021)、台灣化工學會李長榮學術研究傑出青年教授獎(2021)。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材料系 陳敏璋(均豪傑出學者)

  陳敏璋教授於1995年畢業於本校電機工程學系,2001年獲得臺灣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博士學位,並自2004年起任教於材料系迄今。陳教授的研究領域包含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LD)技術、高介電係數絕緣層與金屬閘極堆疊(high K/metal gate)、奈米鐵電(ferroelectric)薄膜、氦離子束顯微(helium ion beam lithography)技術、以及表面電漿子(plasmonics)與表面增益拉曼光譜(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等等。陳教授長期專注深耕於ALD技術,首度提出原子層退火(atomic layer annealing)嶄新的觀念與技術,引起ALD相關領域的廣泛關注,並持續研究開發原子層轟擊(atomic layer bombardment)、原子層結晶(atomic layer crystallization)、原子層緻密化(atomic layer densification)、原子層磊晶(atomic layer epitaxy)、原子層蝕刻(atomic layer etching)、原子層成核工程(atomic layer nucleation engineering)、以及區域選擇性原子層沉積(area-selective ALD, AS-ALD)等各式多樣化先進的原子層技術(atomic layer technologies),迄今在相關領域已累積貢獻超過100篇國際學術期刊論文。此外,由於以上前瞻之原子層技術與產業發展有高度的關聯,陳教授同時也參與了許多重要的產學合作計畫,並獲得多項中華民國與美國專利。

  基於上述各式前瞻先進之原子層技術,陳教授主要研究成果包含:(1)具有創世界紀錄超高儲能密度的反鐵電(antiferroelectric)奈米薄膜堆疊之超級電容(supercapacitor);(2)成功開發具有自對準(self-aligned)能力、不需自組裝單分子膜(self-assembled monolayer)等inhibitor參與的AS-ALD技術;由於可以省去極紫外光(EUV)微影以及蝕刻等步驟,因此AS-ALD技術被視為在先進半導體技術節點中,能夠突破製程極限以延續摩爾定律發展的重要關鍵性技術之一;(3)具有超越現有世界紀錄之殘餘極化量(remanent polarization),並同時兼具低製程溫度,且厚度小於10 nm的高品質鐵電薄膜;(4)在低成長溫度(300℃)成功實現第三代III-V族氮化物半導體材料GaN與AlN磊晶成長的原子層磊晶技術;(5)成功研製閘極長度小於10 nm之鐵電閘極奈米電晶體,結果顯示鐵電閘極可以有效減緩短通道效應(short channel effect);(6)開發表面電漿子增強光譜技術以有效提升奈米薄膜之發光頻譜,並用以探測超薄奈米薄膜之拉曼光譜以研究其微結構;以及(7)成功使用ALD技術製備高效率矽奈米線(Si nanowire)太陽能電池所需的表面鈍化層(surface passivation layer)等等。以上的研究成果顯示原子層技術具有非常優秀之技術能力,並能提供優異的薄膜品質,在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上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陳教授長期致力於各式原子層技術的創新、精進與推廣,預期可以成為下一代重要的半導體關鍵核心技術之一。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材料系 劉振良(均華傑出學者)

  材料系劉振良副教授於2002年與2007年於臺灣大學化工系獲得學士及博士學位,服役後回臺大化工系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並於2010 至2012年至日本山形大學有機元件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2012年返臺至中央大學化材系任教,2016年升等為副教授,2020年轉至臺灣大學材料系副教授任教至今。學術服務擔任J. Taiwan. Inst. Chem. Eng.(Elsevier, IF: 5.447)和Polym. J.(Springer Nature, IF: 3.135)期刊Associate Editor及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第十四、十五屆理事。曾獲得日本高分子年會國際年輕學者講座(2016)和在IUMRS-ICAM 2017 Young Scientist Awards (Wiley Awards)、台灣化工學會(TwIChE)學術勵進獎(2018)、台灣電子材料與元件協會(EMDA)傑出青年獎(2018)、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PST)傑出高分子青年科技獎(2019)、中國材料科學學會(MRS-T)優秀年輕學者獎(2019)、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獎(2020)。

  研究至今主要從事有機高分子材料及其混成電子、光電、熱電材料開發和溶液製程技術及相關元件應用。近年學術主要成果包括:(1) 溶液製程有機半導體薄膜及其於電晶體和感測器應用。(2) 噴塗製程技術於電晶體、光化學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致色變、抗菌基材、傷口癒合敷料等。 (3)有機共軛高分子混摻及複合熱電材料於軟性熱電發電機及體溫發電模組應用。(4)高拉伸軟性穿戴式水膠熱電化學電池。研究成果發表近百篇SCI論文及專書章節2篇,曾獲得2020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計畫)及兩次科技部高分子學門優秀年輕學者計畫(2016, 2019)補助,並多次受邀國內外學術研討會進行演講及擔任多場研討會籌備委員。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環工所 林逸彬

  林逸彬教授於2005年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於愛荷華大學進行兩年博士後研究,在2008年加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於2013年獲財團法人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積極爭取國外優秀年輕學者獎助」回國加入臺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目前擔任教授一職。

  林逸彬教授長期專研於環境化學、水及廢水高級處理程序及無機再生粒料資源化。其研究由基礎的物理及化學原理出發,延伸至巨觀環境中之污染防治,結合工程實務,提出相關的法規政策建議。其研究多發表於環境工程頂尖期刊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等。

  林教授尤其在「自來水鉛污染防治」方面有卓越貢獻,其研究團隊針對自來水的採樣方法、含鉛腐蝕產物的穩定性、管材的溶鉛現象,以及鉛管汰換後可能造成之電偶腐蝕及防治做一系列的探討,所得之研究成果已被環保署採納而於2018年修訂最新的自來水採樣方法。林教授也受邀參與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飲用水中金屬及相關物質專家小組委員會,協助編寫Internal Corrosion Control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Code of Practice。IWA推廣作為世界各國自來水公司管網腐蝕控制之規範。

  林教授積極參與環境工程相關事務,目前擔任環保署「水污染防治基金管理會」、自來水協會「技術研究委員會」及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環境檢測標準方法審議委員會」之委員,協助管理水污染防治基金,發展自來水處理技術及審定我國環境分析之標準方法。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環工所 蕭大智

  蕭大智副教授分別於1998及2003年在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及Stanford University (Dept.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於2009年在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完成博士學位(Dept. of Energy, Environmental & Chemical Engineering),期間獲得麥道國際學者(McDonnell International Scholar Academy, 2006-2009)全額獎助學金,由美國波音飛機公司所贊助。並曾與美國國家太空總署(NASA)合作研發多階軸向旋風分離器用以分徑採集月球和火星塵埃。之後獲頒美國國家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Research Associateship)的博士後研究獎學金(2009-2010),於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轄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的NPPTL實驗室,從事個人呼吸防護的相關研究工作。期間的研究成果於2010美國工業衛生協會(AIHA) 獲選最佳海報以及2012 AIHA David L. Swift Memorial Outstanding Aerosol Paper Award。

  蕭大智副教授現今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研究方向包含奈米或微米氣懸微粒的產生技術與量測,氣懸微粒的過濾與分離機制、理論和應用,個人安全防護技術,微粒儀器開發與分析等。於2014年即開始自行建置全面性的即時空氣品質監測站,近年來並協同國內外學者探討細懸浮微粒氣膠物化特性的時空變化與能見度劣化之關係。秉持著豐富的大氣環境監測技術背景,及參考與NASA合作經驗,蕭大智副教授於2018年底在臺灣大學校園內設置了IMPACT (Integrated Measurements of Pollution and Aerosol Composition & Transformation)即時監測站,測站內所配置的儀器可針對細懸浮微粒PM2.5的光學係數、粒徑分布、質量濃度三個面向同時進行量測及解析。此外,測站內亦機動性增加其他化學成份量測,如水溶性無機鹽離子、重金屬及微量金屬、碳成份和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 (PAH)等。藉由IMPACT即時監測站累積大氣環境監測資訊,並從基礎理論解析污染成因與來源。另一研究方向著重於粒狀汙染物 (Particulate Matter, PM)上的活性氧化物質(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以IMPACT可移動式空氣品質監測站數據,結合新一代氣膠採樣器(liquid spot sampler, LSS) 和二硫蘇糖醇 (dithiothreitol, DTT) 化學測定法,探討都市地區交通排放粒狀汙染物之毒性。並與土木系陳柏華教授合作,利用影像所截取之車流資料評估空氣品質與道路交通流量之間的關係。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應力所 陳建彰

  陳建彰博士於1973年出生於臺灣臺北市,1992年進入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就讀,1996年取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後進入臺灣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就讀,於1998年取得材料碩士學位。服兵役後,於2000年8月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攻讀博士學位,於2006年2月取得電機工程博士學位。隨後在普林斯頓大學軟性電子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一年,於2007年2月加入工業技術研究院太陽光電中心擔任研究員,隨後在2007年8月到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並於2012年升等副教授,於2016年升等正教授,服務至今。

  陳建彰教授目前的研究興趣在於電漿材料製程技術,包括低壓及常壓非熱平衡電漿材料製程技術,並將電漿技術應用於奈米碳材(還原氧化石墨烯、奈米碳管、奈米碳黑)、碳氈、碳布、鎳泡棉、纖維素、有機導電高分子、金屬氧化物、鉑-奈米碳材、鉑-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奈米碳材複合材料等等。所開發的材料技術應用於氫能電極技術、超級電容、紙基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化學感測器、微生物燃料電池、液流電池、紙基生醫元件等等,並於臺大建立了常壓電漿快速材料製程技術團隊。到臺大任教以後,迄今發表約140篇期刊論文,擁有4項國內外發明專利。於2020年及2021年獲選為臺大優良授課教師,並於2018年以來,連續獲得臺大年度績優教師。也於2021-2022年擔任台灣電漿科技協會理事,於2019-2020年擔任台灣電漿科技協會監事。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高分子所 賴育英

  賴育英副教授2011年自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隨後於國立交通大學及澳洲墨爾本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自2016年起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至今。賴育英副教授的研究專長為高分子合成、有機半導體、催化及量子化學計算。

  賴育英副教授目前的研究興趣著重於有機場效電晶體及光驅動水產氫與二氧化碳還原。有機場效電晶體中高分子的微結構調控相當不易達成,賴育英副教授團隊利用化學合成改變化學官能基及分子形狀,經由分子間的相容及不相容原則實現高分子微結構的調控,進而影響有機場效電晶體的元件表現。

  長久以來,太陽能運用一直是研究的焦點,賴育英副教授團隊合成共軛高分子作為吸收太陽能的材料,利用能量轉移及電子轉移將水還原為氫氣,亦或將二氧化碳還原為一氧化碳及甲烷,使太陽能轉化為可儲存的化學能源。

  賴育英副教授投入於材料開發及運作原理解析,至今發表論文50餘篇,研究成果多刊載於知名國際期刊,如Macromolecules、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Chemical Communications、Chemical Scienc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

  賴育英副教授致力於研究與教學,著重知識,如高分子化學、高分子半導體及表面分析技術的傳授,重視人材的訓練及培育,冀望學生能同時具有獨當一面與團隊合作的能力,迄今共獲得國立臺灣大學三度教學優良教師和一次年度績優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