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學術成果

梁凱裕、黃浩銓、曾敬堯、陳勉中、李勝隆、林繼正、蘇德徵*:Effects of Fe, Si, Cu, and TiB2 grain refiner amounts on the hot tearing susceptibility of 5083, 6061, and 7075 aluminum ingots. Metals, 14(1), 15;1-21. (2023, Dec).
  • 發布單位:工學院

  5083、6061和7075鋁合金在直接冷鑄條件下容易出現熱裂,這些鋁合金在凝固過程中形成的缺陷對Si、Fe、Cu和Ti等合金元素的變化非常敏感。本研究透過結合鋼模約束棒材鑄造、計算相圖和多尺度顯微結構分析技術,探討了5083、6061和7075鋁合金中介金屬化合物的形態、含量和尺寸對熱裂行為的影響。5083合金中的魚骨狀α-Al15(Fe,Mn)3Si2可作為裂紋的起始點和生長路徑,增加Si含量會使Mg2Si呈現魚骨狀形態,進而增加熱裂敏感性。板狀β-Al5FeSi的含量是控制6061合金熱裂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對於7075合金,增加Cu含量可以顯著增加剩餘液體分率、進料和降低熱裂敏感性。對於這三種合金,TiB2晶粒細化劑可以最小化熱裂敏感性。本研究闡明了Fe、Si、Cu和TiB2含量變化對熱裂敏感性的影響,有助於在需要提高回收率時建立5083、6061和7075鋁合金系列的成分控制標準。(材料系蘇德徵教授提供)

 

 

 

圖一:(a)結合鋼模約束棒材鑄造設計和顯微結構分析技術研究Fe、Si、Cu和TiB2晶粒細化劑用量對5083、6061和7075鋁錠熱裂敏感性的影響,(b)不同成分的5083、6061和7075合金的HTS值。從左到右,圖表中的長條代表基礎材料和含有Ti (T)、Si (S)、Si-Ti (ST)、Fe (F)、Fe-Ti (FT)、Cu (C)的合金和Cu-Ti (CT)增量,(c)5083、6061、7075合金中IMC的類型和數量的預測。使用Pandat軟體(2021年版)和Scheil凝固模型進行預測。

 

 

 

圖二:5083合金的BSE影像:(a) 5b、(b) 5S、(c) 5F、(d) 5C、(e) 5b(500倍放大倍率)和(f) 5F(250倍放大倍率)。影響進料能力的主要相為白色魚骨狀或白色圓形α-Al15(Fe,Mn)3Si2(白色箭頭)、黑色Mg2Si(實心黑色箭頭)或Al3Mg2(黑色虛線箭頭)和灰色不規則T-Mg32(Al,Zn)49(紅色箭頭)。

 

 

 

圖三:6061合金的BSE影像:(a) 6b、(b) 6T、(c) 6S、(d) 6ST、(e) 6F和(f) 6F,放大倍率為500倍。影響進料能力的主要物相為白色魚刺狀或白色圓形α-Al15(Fe,Mn)3Si2、白色板狀或針狀β-Al5FeSi、黑色Mg2Si、灰色或白色圓形Q-Al15Cu2Mg8Si6,以綠色箭頭標示)。

 

 

 

圖四:7075合金的BSE影像:(a)7F、(b)7S、(e)7T和(f)7T的斷裂表面,放大倍率為(a,b)1000×、(e)2500×和(f)5000×;使用(c)7b和(d)7C的Weka機器學習分割在250倍放大倍率下處理的影像。影響進料能力的主要相是Mg(Zn,Cu,Al)2(白色實線箭頭表示魚骨狀共晶組織,虛線表示球形)、黑色Mg2Si(黑色箭頭)、灰色Al23CuFe4(紫色箭頭)和TiB2叢(紅色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