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110年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講座暨學術勵進獎頒贈典禮


 

  為提升本校工學院各類工程領域水準,該院分別與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詮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及四維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設置宗倬章先生講座、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及斌彥先生講座;另為鼓勵現職專任教師精進學術生涯成就,並設立學術勵進獎,前述各獎項於110年11月24日假本校應力所國際會議廳舉行年度頒贈典禮。

  本次講座獲獎教授共有機械系陳達仁(宗倬章先生講座)、材料系莊東漢(宗倬章先生講座)、化工系吳乃立(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及化工系何國川(斌彥先生講座)等4位,每位分別獲頒獎金新臺幣(以下同)六十萬元及獎牌一面;學術勵進獎則有土木系陳柏華、機械系潘國隆、化工系陳賢燁、工科系趙修武、材料系顏鴻威、環工所席行正、應力所陳建甫及高分子所童世煌等8位教師獲獎,每位得獎者分別獲頒獎金十五萬元及獎牌一面。典禮現場共邀請財團法人宗倬章先生教育基金會宗緒順董事長、詮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黃河清董事長及四維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楊慧玲董事長蒞臨致詞及頒贈講座,學術勵進獎因贊助獎項的春雨工廠股份有限公司和機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克出席,由工學院陳文章院長統一代表頒獎,嘉勉獲獎教師於學術研究及產學合作領域的優異表現。


宗倬章先生講座教授簡介─機械系 陳達仁 教授

  陳達仁畢業於本校農業機械工程學系,兵役後任職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所(ERSO),後負笈赴美,分別於1986、1991年於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獲機械工程碩士與博士學位。1991-1992於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機械工程學系擔任助理教授;1992年秋天起於本校機械工程學系服務。

  陳達仁學術領域專長為機器運動學(Kinematics),從事機構設計與運動分析。研究興趣由齒輪傳動機器人(geared manipulator)的分析與設計、化學機械研磨(CMP)移除率分析,漸至以重力平衡(gravity balance)技術,應用於上/下肢復健(rehabilitation)外骨骼、手臂支撐(arm support)、power arm與運動器材。同時,因甚早接觸智慧財產實務,逐將專利計量方法應用於產學(university-industry)合作、技術移轉(technology transfer)與技術路徑規劃等事務,以科研與產業競爭力的數據分析與評估技術,建立制訂科技政策/研發策略時的客觀數依據。

  陳達仁曾獲國立臺灣大學傅斯年獎(2005),臺大工學院慶琅先生講座(2017),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7)、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2018~)。多次與指導學生獲研討會最佳論文獎。擔任ASME J. of Mechanical Design副主編(2015~2020),Journal of Informetrics(JOI)、Quantitative Science Studies (QSS)與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JDIS)等國際期刊編輯委員(Editorial Board Member),Machines期刊Kinematics and Dynamics of Mechanism and Machines special issue的客座主編(guest editor)。


宗倬章先生講座教授簡介─材料系 莊東漢 教授

  莊東漢教授1983年獲得德國斯圖佳特大學金屬所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德國Max-Planck研究院金屬所研究員,1986年進入國立臺灣大學材料所任教,歷任材料所所長及工學院副院長,現任材料系終身特聘教授及中華民國防蝕工程學會理事長。莊教授深受德國工程教育實作理念的影響,研究力求兼顧「學術理論」與「技術應用」,迄今已發表SCI期刊論文205篇及多國發明專利82件,亦為國內唯一同時獲得中山學術著作獎與中山技術發明獎,另外獲得國科會傑出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侯金堆傑出榮譽獎與東元獎,以及2012年全球百大科技獎(R&D 100);在教學與研究之餘,莊教授亦積極協助產業界研發,獲得教育部產學合作獎及科技部技術移轉傑出貢獻獎等榮譽。

  莊教授的研究主軸在於金屬材料製程及高值化應用,最重要成果是研發成功IC及LED封裝銀合金線,突破半導體產品從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打線接合技術以來,使用半世紀多的傳統金線與鋁線及近年來推出的銅線,成為IC及LED市場的新型主流銲線材料,也扭轉國內封裝產業打線接合關鍵材料長久被國際大廠壟斷的局面。近年來,因應車用高功率IC產品封裝需求,研發成功高導電銀合金超薄帶材,內部晶粒包含60%以上退火孿晶結構,低電阻率降低功率模組溫度,延長使用壽命,超薄厚度及較軟材質改善封裝作業性,防止尾部翹曲,超高孿晶密度提升帶材強度、熱穩定性及可靠度,且材料與生產成本較低,生產效率亦大幅改善。另外針對3D-IC系統整合晶片及功率IC封裝的低溫接合需求,研發濺鍍與蒸鍍銀奈米孿晶薄膜技術及其在「晶片堆疊晶圓接合」與「晶片基板固晶」應用,其中採用離子轟擊輔助蒸鍍方法生產奈米孿晶薄膜是全世界首度開發成功的創新技術,較文獻報導電鍍技術具有環保與高品質特色,較濺鍍方法亦具有高生產效率與低成本優勢。除了金屬材料在高科技產品應用,莊教授亦參與國內鋼鐵產業研發,過去與中鋼公司合作將「熱電材料與模組技術」應用在溫度100-300°C的工業廢熱回收發電,另外協助華新麗華公司不銹鋼盤元高減面率軋延產品破損分析與材料研發,獲得肯定,促成華新麗華集團與臺大材料系老師緊密合作,即將在工學院成立「華新麗華-國立臺灣大學不銹鋼創新研發中心」,對國內鋼鐵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金屬材料是各種產業的根基,政府推動中的5+2創新產業亦無一不與金屬材料密切關連,而臺灣因為長期將金屬材料視為傳統產業,受到的照顧遠不及一些高科技產業,亦難吸引優秀研發人才,導致許多關鍵金屬材料常被國外大廠所掌控,影響國內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對於臺灣所自豪的半導體產業,許多關鍵金屬材料仍需仰賴進口;甚至國防產業的國機國艦自製,以及風電綠能產業,金屬零組件無法完全自主仍是亟待突破的問題;莊教授未來仍將堅守理念,結合國內金屬產業,持續在金屬材料領域研發努力。


慶琅先生·詮達化學講座教授簡介─化工系 吳乃立 教授

  吳乃立教授於1988年至臺灣大學化工系任教迄今,任職期間曾經擔任過化工系系主任、臺大石油化學研究中心、能源研究中心主任、以及經濟部技術處民生化工領域顧問、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專案指委、總召等兼任職位。吳教授的學術研究興趣一直以來均著重於能源材料的開發,2000年成立化工系「能源材料實驗室」,聚焦在三大研究重點,包括電化學能儲能材料與元件的開發,包含超級電容器和鋰離子電池;同步輻射加速器應用於能源材料和元件的先進臨場分析方法的開發;以及奈米氧化物材料的合成與應用。吳教授的學術研究哲學強調精緻、深入、與前瞻,挑戰高難度具高解析能力之分析技術,探討與電極材料相關的前瞻重大議題,由基礎研發而衍生出技術性的突破,兼顧機制學理的基礎探討與創新材料的開發應用,質與量並重。吳教授共發表160餘篇學術期刊論文,不僅在包括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點數之傑出期刊發表,論文也被高度引用。迄今論文被引用總次數達8800多次,被引用次數超過100次的論文有20餘篇,h-指數:52,並被列名於「能源領域」之”The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by Stanford University- Elsevier and SciTech Strategies, 2020),顯示其學術研究在相關領域受到重視。吳教授歷年來已獲得多項研究獎項,包括科技部特約研究人員、研究傑出獎、有庠科技講座與論文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教授獎、臺大傑出創新研究獎、工研院論文獎、及化工學會與材料學會之多項獎項。今年起擔任科技部化工學門的召集人。此外吳教授亦屢受國際重要學術會議邀請進行演講,其中包含在韓國電化學年會以及日本先進電容器會議擔任大會主講(Plenary Speaker),在國際最重要的鋰離子電池會議之國際鋰離子電池大會(IMLB)與國際電池協會(IBA)會議,以及材料研究學會(MRS)年會、美國化學學會(ACS)年會等國際重大研討會議擔任專題(keynote)或邀請(invited)講者。目前吳教授擔任美國電化學學會會誌的編輯(電池與儲能材料領域),為國內之首例,顯示其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表現,在國際上享有相當的聲譽與尊重。

  吳教授的研究強調理論與實用結合,除了進行學術研究以外,還積極地致力於協助提升國內相關產業技術水準,貢獻一己之力。與國內法人、產業共同合作,獲得國內外專利26項。並透過建教合作或顧問的方式,成功輔導國內儲能產業業者提升技術水準。吳教授又常以更高的角度,透過產、官、研的管道,致力提升國內儲能產業的發展。其擔任經濟部技術顧問期間,協調與規劃國內法人研發單位在儲能材料的相關計畫之執行內容。擔任科技部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辦公室儲能領域主審兼召集人期間,協助進行國內各大學對於先進儲能技術研究的整合與未來規劃。在培育綠色材料科技人才方面,吳教授實驗室亦培育了60多位博碩士,目前服務於國內產官學研各領域。不論在學術研究及協助國內儲能材料產業發展方面,吳教授均有極為優異的表現及貢獻。


斌彥先生講座教授簡介─化工系 何國川 教授

  何國川,宜蘭人,出生於1955年。先後畢業於成功國小、東光中學、宜蘭高中、成功大學化工系(學士與碩士)。他於1986年取得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化工系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美國賓州匹茲堡市PPG公司從事電化學工程的研發工作,前三年擔任資深研究工程師,後四年升任計畫工程師。他的工業界生涯主要是探索與研發電致色變材料與元件的相關技術。其研究團隊開發的飛機駕駛座艙電致色變窗戶(Electrochromic cockpit window)曾在1991年法國巴黎國際航空展中首度對世界展示,該技術在1992年後被使用在汽車防眩光的電變色後視鏡上,2011年後被安裝在商業飛機的側窗上(Boeing 787 Dreamliner等)。由於對學術及教育懷抱理想,1993年他返國於成大化工系擔任副教授,隔年轉至臺大化工系任職副教授,1998年擔任教授至今。他近年主要專注於太陽能電池與能源材料、電致色變材料合成與元件優化、電化學工程與奈米感測技術等,其研究領域簡述如下:

  在太陽能電池與能源材料方面:其研究團隊於2005年開始研究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簡稱染敏電池),針對染敏電池面臨的迫切要題,例如膠態電解質、離子液體電解質、塑膠可撓曲染敏電池、金屬可撓曲染敏電池以及無白金對電極等,合成與開發多項高效之功能性奈米材料。研究團隊同時引入電化學關鍵分析技術,能精確量化染敏電池對電極的反應面積及重要電化學活性參數,所提出的旋轉電極量化技術目前已是該領域國際研究者廣為使用的分析方法。其研發之新材料合成與鑑定相關技術獲臺灣、日本、美國、歐盟和中國之發明專利,並與國內外學術及產業界有緊密的合作。

  在電致色變材料合成與元件優化(optimization)方面:其實驗室累積超過34年的實務經驗,包含單膜電致色變材料研發以及元件組裝與優化。近年研究著重於合成新穎電致色變材料及開發新型態電致色變元件,如黑色至透明之高對比電致色變元件,其研發之技術獲臺灣、日本和美國專利,目前已與國內業界洽談產學合作。

  在電化學工程與奈米感測技術方面:研究團隊致力各種修飾電極材料之開發,以提升感測器之靈敏度與選擇性。近年開發的新穎氧化鈷針葉狀奈米柱材料對葡萄糖感測具有極佳的催化活性,對血液中常見的數種干擾物(例如尿酸及抗壞血酸)具高選擇性,將此感測器應用於真實人體血清葡萄糖的感測也獲得精準的結果,已經技轉給國內業界。

  他的博士班指導教授對其研究生涯有重大的影響。畢業典禮那天Professor Jacob Jorné問他一個問題:「你就要去工業界上班了,恭喜你!但請告訴我工業界和學術界最大的差異在哪裡?」他答:「薪水方面差異很大,還有研發在工業界是講求團隊而非個人。」Professor Jorné說:「你只答對了三分之一,還有更重要的差異。」他接著補充說:「工業界重視專利與產品,而學校則重視論文。」Professor Jorné又說:「你只答對了一半,還有更重要的你沒講。」他就再也想不出更重要的差異了。Professor Jorné接著說:「我認為工業界與學術界最大的差異在於後者絕對可以讓你講真話,且擁有自主的研究選擇與發表的自由;而前者要看情形,假如對公司的營利有不利的影響,就算你發現偉大的真理或發明有用的產品,你也無法自由的發表。」他畢業後Professor Jorné的話一直在其腦海裡徘徊著。他在28年的學術生涯中指導超過100位的大學部專題生,88位碩士生,以及29位博士生。所指導的博士生9位在臺灣的大學任教職,1位在中國任教,2位在美國工業界任職,1位任職澳洲學術界,3位在日本私人公司或法人機構任職,13位任職臺灣工業界。他感謝臺大工學院與化工系同仁們對其研究與教學的協助,也感謝科技部的經費支持。他特別感謝所指導過極具創意、無懼失敗的學生;是學生們的努力讓其研究團隊的成果具學術衝擊力與國際競爭力。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土木系 陳柏華 教授

  陳柏華老師畢業於本校土木系大學部,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取得結構力學碩士、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電腦科學碩士及土木與環境工程博士。自民國100年開始服務於本校,110年升等為教授。陳老師致力於研究、教學、與服務。曾獲本校英語教學傑出、四度教學優良、以及傑出導師。

  陳柏華老師的研究,橫跨交通、結構、以及災難醫學等防災領域,主要之理論方法,以組合最佳化與演算法、影像處理與電腦視覺、以及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為主。應用領域,則在大尺度緊急救災救護相關之決策、運輸系統及交通工程之資料採集及作業最佳化、以及室內空間之路網分析為主。

  陳老師提出利用『安全空間』評估車輛間之潛在衝突,利用影像技術於空拍影片中萃取微觀車流資訊,利用單一車輛之追蹤結果,分析汽機車為主之混合車流,計算於易肇事路口之風險分佈,將成果發表於交通領域傳統頂尖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Technologies。

  陳老師與臺大醫院急診部馬惠明醫師及成大急診部林志豪醫師之團隊合作,參與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急診醫學會之評估專案『我國社區民眾心肺復甦與早期電擊政策的檢討與優化』,評估AED佈設策略之成效,並建議衛福部未來佈設之策略。

  陳老師將救災救護問題,視為一跨領域之多元問題,研究成果發表於領域內頂尖期刊如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ical,並於IEEE J.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刊登封面文章。獲得2015年於東京舉辦土木與建築資訊會議(ICCBEI)之最佳論文候選、2017於芬蘭舉辦土木與建築計算會議(ICCCBE)之最佳學生論文、2017台灣急診醫學會海報佳作、以及2021電子計算機於土木與水利工程應用研討會之簡報獎。

  陳老師將室內救災撤離之規劃問題,從建築資訊模型(BIM)之幾何資訊提取室內路網,用以規劃作業路徑及順序,銜接BIM領域及作業研究領域路網分析之鴻溝,為室內救災撤離規劃之研究先驅。而室內路網亦延伸應用至AED之室內擺放位置研究,此研究方向發表於領域內傑出期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及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並獲得2020年SCEM研討會之特優論文獎。

  陳老師與臺大天災中心共同承接台灣電力公司之專案『核能電廠緊急應變計畫區民眾疏散方案規劃與模擬分析』,建議撤離之策略及收容所位置之決策,並在內政部之『災害防救深耕』於臺北市擔任兩期計畫之共同主持人,提供救災體系之建議。

  陳老師亦涉略交通數據與環境污染相關議題,與環工所蕭大智合作,利用影像所截取之車流資料,分析其與空汙之相關性,獲得2021電子計算機於土木與水利工程應用研討會最佳論文獎。

  陳老師於民國110年獲得臺灣大學工學院之研究勵進獎。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機械系 潘國隆 教授

  潘教授2004年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機械暨航太工程系獲得博士,畢業後即回國、受聘於中央大學機械系任專案助理教授,2005年轉至臺大機械系為專任助理教授。學術研究興趣主要涵蓋流體物理、燃燒與能源、計算流體力學、以及噴射推進,特別在『液滴碰撞』及『火焰動力學』的研究,從基礎工程科學的觀點出發,結合實驗、數值計算、與理論分析,在多相流體力學、燃燒與能源的相關研究及其應用所提出的創見,已經在國際上受到肯定,並獲得多所大學邀約進行專題演講與合作,甚至如北京中國科學院力學所、天津大學引擎國家重點實驗室、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與Northumbria大學、法國巴黎第六大學、日本京都與大阪大學等著名學術機構,以及多場國際、國內研討會邀請講演。研究成果在多項著名的國際期刊發表,如物理界頂尖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bustion and Flame、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等傑出期刊,自2005年到職後至2021年已經發表SCI期刊論文39篇(其中30篇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大多數刊登於傑出期刊(top 15%)與優良期刊(top 40%),這些期刊是傳統熱流領域或物理領域極富盛名且一般所知極為嚴謹的期刊,論文被引用次數也逐步攀升;其中液滴撞擊薄層液膜的研究於2005年獲頒國際最大航太學術組織、美國航空太空學會(AIAA)的年度最佳論文獎,2012年十月亦獲選為該學會Associate Fellow,為其海外地區獲選23人之一。

  除了學術論文發表成果,實作上亦有些成果,例如專利、與產業界合作協助其發展等,藉由對基礎機構的瞭解,可應用至不同領域,如工業技術及相關科學主題,已逐步擴展領域,例如與工研院、半導體工業及地質科學界合作,商談研究計畫、擔任顧問,應用熱流專長解決其問題,同時在相關領域對其基礎理論有進一步貢獻。在團隊表現上,曾參與科技部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整合型):『地熱發電機相關設備系統整合及開發1 MW 地熱發電系統』,擔任共同主持人,負責主持子計畫:『蒸氣渦輪發電技術』,獲得一專利與期刊論文。並參加一整合型科技部研究計畫『先進大氣電漿輔助化學氣相鍍膜系統的研發』,負責主持子計畫:『AP-PECVD系統之關鍵流場模擬分析』,其前導為工研院-臺大學研聯合研發計畫,共同發展建立國內一套先進大氣電漿輔助化學氣相鍍膜系統的自主研發。

  近年受政府科技部、經濟部邀請,同時擔任科技部數個單位專題計畫的複審委員,如熱流學門、能源學門、前瞻司等,以及經濟部能源局/業界能專計畫審查委員。在學會服務方面,除了在中華民國燃燒學會擔任秘書長、監事、候補理監事、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燃燒噴射推進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等,亦曾擔任中華民國力學學會的副秘書長。

  在國際合作上,除了擔任英國牛津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的訪問學者,另獲得科技部與英國皇家科學院國際合作人員交流計畫案,讓我們團隊在兩年多期間與牛津大學有積極的互動。也參與一科技部與法國國家科學院國際合作人員交流計畫,與著名研究學者與機構(UPMC、CNRS、Ecole Polytechnique)有密集互訪與研討、發表,並產出一重要期刊論文。此外,在一前瞻新研究主題的發展,獲得主持一臺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創新性合作計畫:『應用地磁場與超導體的電磁力推進原理與系統之研發』,與中研院物理所合作,有一先進研究成果發表在跨領域科學排名極前的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期刊中。同時也發展超音速燃燒引擎(Scramjet)設計,提出Scramjet穩定燃燒的新方法,發表在航太領域的top期刊(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近來受印度學者邀請,申請獲得Scheme for Promotion of Academic and Research Collaboration (SPARC),此為印度政府為了與選定的世界28國家頂尖機構交流合作所提供的計畫,為此次臺灣唯二獲通過的collaborator之一,與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IT) Warangal將進行合作互訪(2019–2021),欲對一未來極有潛力的引擎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 (HCCI) combustion 深入研究,除了會議與課程的舉辦,期能共同發表學術論文。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化工系 陳賢燁 教授

  陳賢燁教授目前任職國立臺灣大學化工系教授,同時也為臺灣大學校級中心-分子生醫影像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綠色醫用高分子材料與其在生物科技、環境材料等相關化學工程上研究。從就讀臺大化工系到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化工碩士和博士,20餘年來長期投入氣體研究,在氣體環境中利用氣相製程創建鍍膜材料,孔洞材料,以及奈米機材料,製程為乾式氣體環境,無需有機溶劑,起始劑,催化劑,塑化劑,酸鹼化學劑等等;反應效率接近100%,沒有副產物或是排放的問題,是一種既安全又環保的製程技術。至今研究發表論文60餘篇,且均發表在重量級國際期刊,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emistry of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在專業研究方面,陳教授帶領團隊利用化學氣相沉積之鍍膜技術,開發出液體式「新型可調節式人工水晶體」,有效降低鈣化及術後二次白內障的發生率,更具備防藍光及抗UV光的功能,此項成果刊載於Chemistry of Materials,並獲得第十三屆國家新創獎之殊榮,技術亦獲得美國、日本、南韓、中華民國專利、中國大陸。近兩年更在氣體環境中成功製造多孔性奈米級材料,且逐步將尺度做大,甚至到達公分等級,並且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的探索中研發出「多功能骨組織修復裝置」,應用於骨材替代,克服傳統骨材無法全方面刺激骨細胞生長及融合,同時解決患者排斥及過敏現象,這些成果兩度刊載於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2021),技術獲得科技部以及臺灣大學亮點成果,各國專利申請中。

  陳教授曾獲得2021年國際傑出發明家學術國光獎、台灣天才發明家獎、The SCEJ (日本) Award for Outstanding Asian Researcher and Engineer、台灣化學產業菁英獎-卓越研發獎,2020年行政院環保署-第2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2017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6年國家新創獎,2017年李長榮福聚教育基金會傑出學術研究教授獎,以及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IAAM) Scientist Award (2018),IAAM Fellow (2020)。在教學方面,負責化工系之大學部核心課程與研究生物科技相關進階課程,深受學生認同,並曾與國外學者共同撰寫相關專業教科書以及綠色化學進階課程教材。2013、2017年亦參與「生計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推動博士畢業生導入就業市場,對於協助高階人才就業持續有著實質的貢獻。所帶領研究生團隊獲得2021華立創新材料大賽金質獎及特選獎、2021烏克蘭國際發明展金牌獎、2021第十五屆波蘭國際發明展金牌獎、第三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雙料鈦金獎、2021中華民國界面科學學會年會海報競賽特優及雙佳作、2020年經濟部技術處第10屆搶鮮大賽創業規劃組冠軍及亞軍、2018中技社科技獎學金等佳績。學術服務方面,目前擔任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 (IF = 3.994),Frontiers in Materials (IF = 2.008),Beilstein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IF: 3.130),Coatings (IF = 2.175)之編輯以及客座編輯,並發表近30件國内外(美國,中華民國,日本,南韓,中國大陸)發明專利。陳教授未來將繼續致力於綠色氣相製程及所相關材料的研究,並持續推進應用於生醫、光電、環保、能源等領域,提供環保又好用的關鍵材料。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工科系 趙修武 教授

  趙修武教授於本校造船工程學系完成大學部與研究所學位後,獲得教育部公費碩士後留歐獎學金,於德國漢堡大學取得造船工程博士學位。返回母系任教前曾服務於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中原大學機械工程學系、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等業界與學術單位。趙修武教授於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任職期間,執行經濟部延攬高科技人才博士後研究計畫,深植產業經驗。趙修武教授的學術研究成果曾獲得中原大學教師研究成果獎勵、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教師年度研究績優獎、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學會論文獎、中華民國力學學會期刊論文獎、台灣風能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虎門科技CAE應用年會最佳論文獎、台灣風能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論文獎、台灣海洋工程學會海洋工程論文獎,以及科技部綠能科技聯合研發計畫年度亮點團隊等多項獎項。

  趙修武教授返回母系服務後,為因應我國離岸風電產業、艦國造政策、高分子加工,以及半導體業製程環境減污技術發展所需相關技術開發與人才培育需求,展開並執行多項科技部研究計畫,相關成果經由論文形式陸續發表在重要國際期刊。學術研究之外,趙修武教授亦積極投入、執行多項產學計畫,研發重點主要聚焦於提升高分子加工技術、風力發電及風機技術、船舶技術、渦輪機發電技術、空氣噴嘴技術以及水利技術等,各個領域皆獲得豐碩成果。

  在高分子加工技術上,執行工研院與業界委託產學計畫,內容包括:發展雙螺桿混練技術應用於動態交聯聚烯彈性體、協助業界執行經濟部科專計畫,以及實踐汽車產業高值窗用防水膠條產線國產化。在風力發電及風機技術上,執行臺灣電業經營商以及經濟部法人單位委託產學計畫,內容涵蓋:開發風場評估方法應用於風場開發與獲利評估、評估颱風風況下風機風險並應用於確保風場及風機安全性,以及開發符合我國海況的離岸風機載台設計。在船舶技術上,執行我國船廠以及研究單位委託產學計畫,開發獨立品牌高值遊艇與先進排水型船舶設計以因應船舶產業多角化發展與升級的要求,此外,亦旁及相關水下纜線技術的開發與研究。在渦輪機發電技術上,執行電業經營商產學計畫,診斷低壓汽機動靜葉片性能以及研究抽蓄機組推力軸承替代方案,以確保發電機組的操作穩定性以及供電安全性。在空氣噴嘴技術上,執行工業用陶瓷製造商產學計畫,計畫重點在於開發高性能新型空氣噴嘴設計,藉以提升我國紡紗工業零組件的技術優勢,此一技術順利協助業界獲得多項指標性量產訂單。在水利技術上,執行業界委託產學計畫,計畫目標在於優化抽排水設施工程設計,該設計亦廣被多項地區抽排水設施設計工程案所採用。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材料系 顏鴻威 教授

  顏鴻威副教授為材料工程博士,目前為本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其研究領域為金屬材料與材料開發與顯微分析,為世界上極少數同時擅長穿透式電子顯微鏡、電子背散繞射分析、原子針尖斷層影像以及聚焦離子束顯微鏡之材料顯微分析學者,長期鑽研先進金屬工程材料,以顯微分析技術探索材料內空間之美,進一步發展理論或開發新穎之材料。自2014年回到國立臺灣大學成立顯微結構與缺陷物理研究室,持續致力於解析並控制材料之顯微組織與缺陷,用以發展機械性能優異之先進結構材料,以服膺工程與科技之需求。

  顏鴻威副教授團隊最重要研發成果為先進高強度鋼的開發與研究,目標提昇材料強度以達到車體或工程構件輕量化,進而達到節能減碳之效果。2018年開發超高強度熱軋汽車鋼板,目前為世界上可量產之最高品級車用熱軋鋼板;雞尾酒極高強度D&P鋼挑戰工程材料在強度與延性間之瓶頸,2017年發表於Science迄今,其強度與延性仍為世界紀錄;近期以高熵合金概念發展高熵輕量鋼,不僅性能超越美國能源局之目標,其密度較傳統鋼鐵低10%,能帶來大幅輕量化效果。顏鴻威副教授團隊亦投入研究高強度海洋用鋼、高性能船艦用鋼、低溫高壓容器用鋼以及中熵超級不鏽鋼的開發與研究,這些先進鋼鐵材料將應用於離岸風電、船艦用鋼與液化天然氣儲存槽等,對我國清淨能源以及國防科技有所貢獻。

  在輕金屬與特殊合金方面,顏鴻威副教授團隊於2018年開始發展鋁合金時效成形製程,用以取代傳統之車用鋁合金溫成形製程,加速我國在車用鋁合金之技術發展;以電子顯微鏡分析技術釐清鎂基儲氫合金之毒化因素,協助固態儲氫材料之開發與我國氫能科技之發展;近期發展以類神經網路法尋找到大量接近人骨剛性之鈦合金或富鈦合金,此成果發表於Materials Today期刊後受到各國關注與合作,未來將逐步發展為骨替代材或輔具材料。

  顏鴻威副教授至今共獲7項專利,並發表超過70篇之SCI國際期刊論文,其中含發表於Science、Materials Today、Acta Materialia、Scripta Materialia材料與冶金頂級期刊達22篇。研究仰賴從微米級到原子尺度之顯微結構分析,從顯微結構角度切入進行改變與操控,讓神奇的顯微組織在微觀力學上發揮作用,並實現在巨大的塊材中,以創造先進之工程材料。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環工所 席行正 教授

  席行正教授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環境工程博士班(2001),畢業後回國先後任職於朝陽科技大學、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自2013年起任教於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至今,期間亦擔任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2018-2020)與秘書長(2015-2016)、中華民國氣膠學會理事(2016-2022)、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理事(2017-2020)、行政院環保署空氣污染防制技術諮詢小組委員(2015-2018)、溫室氣體減量成效認可審議會委員(2019-2022)、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環境影響與健康風險評估小組(2019-2021),以及多個縣市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場址改善推動小組委員、空氣污染防制技術諮詢委員以及環境保護基金委員職務。現今亦為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編輯委員、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與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之副編輯。曾獲得臺灣大學教學優良獎(2017,2019)、中國工程師學會工程論文獎(2018、2020、2021)、台灣氣膠學會最佳工程論文獎(2017、2020)、環工學會學術論文獎(2018、2021),慶恩教育基金會綠色科技論文獎(2015、2020)以及多次環工學會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席行正教授於多孔資材開發及研究自碩士班起已超過30年,不僅持續在新穎性炭資材及氧化/催化材料開發具有多項創新成果,對於環工技術於產業實務上之應用更有諸多貢獻,從過去累積至今已在國際期刊發表超過一百篇論文。研究重點主要為微/奈米孔徑吸附與氧化劑之新式合成技術研發:以物理、化學配合微波活化技術以及特殊含浸程序等製備合成多孔材吸附氣相有機污染物,將傳統認知中的廢棄物轉變為有價炭資材,降低廢棄物對環境之衝擊。近年研究更朝向金屬鹽類含浸應用活性碳吸附與氧化元素汞(Hg0),以及金屬修飾表面之選擇性催化觸媒結合活性碳應用於催化氧化/吸附燃煤煙道氣中微量汞/SOx/NOx,即多重污染物去除研究,將活性碳/金屬複合材料由單一污染物去除延伸應用至多種污染物去除,逐步地將過去的研究由點擴大為線及面。近年同時以活性材料鋪設於底泥表面製造出薄層覆蓋層,降低污染物釋出至水體中,進而降低人體健康與生態風險。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應力所 陳建甫 教授

  陳建甫博士現為臺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副教授,其研究專長為:微流體式整合分析系統,應用於(1)攜帶式個人化醫療裝置,以及(2)現場環境監控元件開發。研究目標在於開發快速反應、高靈敏、便宜、可攜帶、遠距、微量偵測與微小化等特點之快速疾病診斷系統以及環境污染監控裝置,以期在郊區等資源有限環境下能夠實際應用,控制疫情擴散以及及時阻止環境污染的蔓延。

  其身為通訊作者之研究成果被報導、選為封面或封底、以及高引用論文等共有十二篇,包含四篇論文有專文與影音報導其成果(Analytical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ACS Sensors、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四篇論文被選為期刊封面(Small、ACS Sensors × 3),三篇論文被選為期刊封底(Lab on a Chip),與一篇高引用論文(Analytical Chemistry)。其中2019年利用指尖陀螺手動分離全血中的血漿與血球,並結合疾病檢測試紙進行愛滋病診斷之研究由美國化學學會製作專題影片並發佈於Headline Science科學頻道(臺灣第一位),同時也獲得C&EN、IEEE、AAAS、以及美國心臟協會等逾三十單位報導。2017年,結合奈米材料與紙張元件應用於結核病分子診斷之研究亦由美國化學學會發布新聞稿於PressPac,並受到IEEE、AAAS等國際學會單位報導。相關研究成果經過延伸,目前已通過一項美國專利,以及七項中華民國發明專利。也先後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19)、科技部未來科技突破獎(2019)、科技部未來科技獎(2020)、臺大工學院學術勵進獎(2021)、以及臺大年度績優教師(2021)的肯定。

  其受邀擔任多場國際研討會之規劃委員、會議主持、以及發表專題演說,目前並獲聘為Micro & Nano Letters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在此同時,也擔任衛福部食品檢驗方法諮議會委員、食藥署貴重儀器管理小組委員、以及食藥署檢驗方法審查小組委員,冀望其所學能對社會經濟與民生健康等議題能有所貢獻。


學術勵進獎教授簡介─高分子所 童世煌 教授

  童世煌教授1998年與2000年於臺灣大學化工系與材料所獲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2007年於美國馬里蘭大學化工系取得博士學位。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材料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一年後,於2008年回到國立臺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服務至今。

  童教授的研究興趣為軟質材料的結構與物性,著重於高分子結構分析與調控、雙親性分子自組裝行為、複雜流體之流變行為研究。其治學嚴謹,基礎學理與工程應用並重,在專精領域有多項新發現與獨到的學理創見,近五年學術主要成果包含:(1)利用非溶劑誘導相分離法製備出一系列具有特殊孔洞結構的電紡纖維,有效提昇比表面積,多孔纖維具有超疏水與超吸油的特性,展現了優越的油污吸附能力;(2)發現生物分子磷脂質於水溶液與有機溶劑中前所未見的多樣自組裝結構與流變行為,從中得以釐清各種生物分子間的作用力及其所扮演的角色,除了生醫工程的應用,對於生理功能的運作機制亦有所啟發;(3)與專精於合成與元件製備的研究團隊合作,從結構的角度切入光電領域,進行光電材料的結構分析與性質調控,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長效穩定性、可拉伸式有機電晶體、記憶體、LED元件等方面多有貢獻。另外,近年主持或共同主持多件產學合作計畫,在水性環氧樹脂的開發、纖維素與生質高分子的應用有豐碩的研發成果。

  童教授研究成果精良,學術著作多發表於高分子或膠體界面領域的領先學術期刊,於2017年獲得中華民國高分子學會傑出青年高分子科技獎以及兩次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獎勵。除研究工作外,童教授亦認真投入教學與人才培育,致力於高分子物理與膠體界面的知識傳承。其教學深受學生好評,曾於2018年獲得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教師獎以及多次教學優良教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