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大工學院簡訊

學術成果

邱啟新 (2024). Greening informality through metabolic coordination: An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of governing extralegal housing forms in Taiwan. Urban Studies, 61(6), 1127-1146. DOI: 10.1177/00420980231202684
  • 發布單位:工學院

  儘管國際都市非正式性(urban informality)文獻對於了解不同政治經濟脈絡下之自營住宅之包容性治理頗具貢獻,但對於帶有投機特性,或是基於慾望(desire-based)的違建住宅之國家干預或政策回應,能帶來之啟發則相對有限。本文從都市政治生態學(urban political ecology)視角探討高雄市政府如何與營建業者合作治理住宅普遍存在之增建式違建,這些干預措施包括旨在改造頂樓增建之屋頂太陽能光電系統,以及為防制未來新增違建而創建之綠建築設計模式(圖1)。我分析了市政府如何利用太陽光電系統和綠建築的價值和特性,將違建與都市代謝(urban metabolism)加以聯繫,提出「代謝調控」(metabolic coordination)的概念,闡明政府如何協調行動者、資源、技術和資本,將治理違建之內部循環迴路連結到由不斷增長的太陽光電和綠住宅市場組成之資本外部迴路(圖2),探究了將非正式性鑲嵌在都市改造過程中,所涉及之三種相互關聯之面向:重塑非正式性之市府干預、地產主導之非正式性綠色轉化與其協商,以及干預措施不平等分配,儘管市府採取務實和調適的方法來控制違建現象,藉由非正式性產生經濟成長和環境永續之雙重槓桿作用,然而治理方案卻造就了新形式之不正義和不平等。(建城所邱啟新教授提供)

 

 

 

圖1 違建形式與對應之綠色干預。

 

 

 

 

圖2 代謝調控之程序與組成元素。